道德经 第二章
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 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持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
了解 唐堂养生食疗 的更多信息

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1人评论了“道德经 第二章”

  1. 当所有人都认为某个观点是正确时,其实不是对的,当所有人都觉得某个行为才是合理的,其实就是不合理的了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任何事物有差异性是很正常的,当群体一起排斥某种独特性,那么这个群体本身就会是错误的,因为他只代表了部分,没有代表全部。群体的正确性,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。
    因此有无、难易、长短、高低、前后都是相对出现的。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地步,就是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。不会向极致的一个方向发展下去,物极必反,相辅相成。
    所以圣人经常做看起来没有作为的事,不用言语而教导他人。万物兴旺不被排斥,生育他们却不占有他们,做了功劳却不贪图功劳。不是为了占有,所有才不会失去。 更高一级的层次是精神层次,物质层次的占有,极容易失去。真正拥有一样东西,不一定是占有。 换个角度说,只有不执着于占有,才不会有失去这个概念。

发表评论

购物车
滚动至顶部